Skip to content

什麼是理財機器人?

人?機器?機器人?

大家聽到理財機器人,腦中所想的畫面可能是一個機器人在教導你如何投資、該怎麼選擇標的、資產該如何分配等等,但事實上,理財機器人並不是機器人,他是運用強大的演算法建構而成的投資平台,隨著科技的進步,未來可能會再加入像是人工智慧AI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的先進功能,讓平台為投資人帶來更多利益。

理財機器人要做什麼用?

理財機器人的工作就是依照顧客的需求來推薦適合的投資方法,也就是說當你使用理財機器人的服務時,他會依照你的風險屬性(對風險的承受能力)來推薦適合你的投資配置,這對於完全沒有投資理財經驗的人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,因為只要付一些相關費用就可以開始投資,不會有不知道如何開始的恐懼。

理財機器人的出現及功用

理財機器人的出現要將時間推回到2008年,在金融危機時出現了第一個理財機器人,時至今日,市面上已經有數以百計的理財機器人服務,每個平台都有各自的演算法及特色,但中心思想都大同小異,也就是藉由了解投資人的年齡、投入資金、目標投資年限、風險承受度來給予相對應的投資組合。而這些投資組合多以ETF或基金為主,依照投資人的狀況進行不同ETF或基金的配置。

理財機器人的優勢

理財機器人跟傳統理財專員各有他們的優點,以下就來分別講述他們各自的差異。

第一,理財機器人的投資成本低,相較於傳統理專,理財機器人只收取平台管理費用,而且管理費多在1%以下,有些甚至不收取費用,而基金必須收取申購手續費、轉換手續費、信託管理費、贖回手續費等等,加起來基本上都超過2% 。

第二,理財機器人不是人,他只會依照演算法提供意見,相較於傳統理財專員,這將大幅減少不理性的投資,但相對的,理財機器人無法提供全方位的投資規劃,傳統理專在這方面是勝過理財機器人的,在稅務上的規畫更是如此。

第三,理財機器人對於投資新手以及小資族而言,是相當不錯的選擇,對於投資新手來說,使用理財機器人將節省很多的時間,不會被排山倒海的理財資訊淹沒,能快速踏入投資世界中,對於小資族來說,股票一張就是萬元起跳,相較於投資門檻低的理財機器人,每月挪出幾千塊,長久下來加上可觀的報酬也將有豐厚的成果。

市面上有哪些理財機器人呢?

台灣目前的理財機器人服務還沒有很普及,但市面上陸陸續續有銀行推出這樣的理財服務,下表為各個理財機器人服務的最低投資門檻以及平台管理費。

國外有哪些理財機器人服務呢?

美國的理財機器人服務相當成熟,不但是理財機器人的發源地,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理財機器人的國家,以下為知名的理財機器人以及他們的投資門檻及收費。

發表迴響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